「第1屆國防迷彩天使災難救護營」昨日圓滿落幕。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中將在結業典禮時表示,此次課程豐富精采,且從災難護理的角度切入,讓學員了解臨床醫護人員應具備的災難救護能力,課程融合軍校生活,展現豐富多元的軍事體驗;期勉學員未來能夠繼續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不斷提升自己在災難救護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以行動回饋社會。
昨日課程共有「止血填塞及以色列繃帶」、「止血帶使用」、「徒手搬運」、「擔架搬運」、「戰場救援撤退」5大內容,均以戰場為出發點,希望讓學員能夠體會在戰場中,身為軍護該如何自救、互救,協助更多傷患及夥伴。
「戰場救援撤退」課程中,教官教導學員在戰場上如何營救傷患,更讓學員拿著訓練用步槍進行演練,營造身處戰場的情境,並由小隊輔及其他教官一旁協助指導;「止血填塞及以色列繃帶」課程教導如何替傷患包紮以及如何替傷患止血。典禮最後,每個小隊均獲得精美小禮物及結業證書,為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蔡局長指出,近年軍護相當辛苦,學習的護理內容甚廣,且強調無論是災難的緊急救護或者是戰傷救護,護理人員都要學會自救、互救,也要會使用單兵急救包,才能在戰時或災害來臨時,發揮應變能量。
全球各國對於全民國防議題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大規模災難緊急救護能力更受到重視。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護理界代表陳靜敏與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共同舉辦「國防迷彩天使災難救護營」,學員表示,學到戰傷救護、空中後送等在學校學不到的技能,更能有效挽救戰友生命、支援作戰。
「國防迷彩天使災難救護營」由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師生規劃辦理,內容包括災難護理的重要基本概念、包紮防護訓練、基本救命術、空中傷患後送、大量傷患救護要點和傷患分類、戰傷救護等,同時還包括軍歌教唱、防身術演練和軍校生活體驗等內容。
透過扎實的訓練課程和學習內容,激發同學對於災難和戰傷護理領域的興趣,而今(2023)年第一次舉辦就吸引了全國超過百名護理科系學生的熱情報名參與;國防醫學院還安排了專業護理師作為隊輔,指導學生實際演練傷患轉送等真實情境,學員都期待可以每年辦理。
結訓時就有學員自願上台分享學到戰傷救護、空中後送等在學校學不到的技能,覺得能在戰場上有效挽救戰友生命、支援作戰,激發出自己國家自己救的愛國情操,另有學員表示之前很想從軍,終於有機會了解國軍生活,學習到護理技能,同時圓了「迷彩夢」、滿足「護理魂」 。